首 页 大班教案 中班教案 小班教案 计划总结 教育随笔 幼儿手工 幼儿游戏 案例反思 环境创设 课件下载
幼教视野 幼儿评语 师德师风 班会 幼儿园展板 垃圾分类 消防安全 防溺水 文明礼仪 唐诗三百首 优质公开课 秋天课件 中秋节 专题
当前位置:无忧教案网首页 > 关注幼儿瞬间撞出的火花

教育随笔:关注幼儿瞬间撞出的火花

教育随笔 发布时间:2022-04-11 访问人数:7715465

  有一天下午,孩子们吃完点心后把口杯拿到盥洗室给保育老师清洗。过了一会儿,还不见孩子们回教室,我就觉得奇怪,以为发生了什么事,赶紧走到  盥洗室。一看,孩子们正围着保育老师叽叽喳喳地说着话。“哎呀,这是怎么回事?放好口杯也不回教室,全留在盥洗室说起话来了?”我这边想着,正想批评孩子们,刚好孩子们看到我,都朝我跑来,争着说:“老师,你看,水里起了好多泡泡。”“老师,阿姨说那水里有洗洁精,用吸管能吹出泡泡,是真的吗?”……突然间从孩子那抛过来这么多的问题,让我愣了一下,本来气冲冲地想教训他们,这下气都不知散到哪去了。“喔,原来孩子们是在这里讨论这个问题。可是,我们不是玩过吹泡泡了吗?现在和孩子们谈这些,那我准备的活动不就全泡汤了?”孩子们见我皱着眉头,都睁大眼睛看着我。我望着每一个孩子的眼睛,他们的眼里充满着好奇和疑问,又都一副怕我责怪的样子。我突然间觉得,一个被孩子们偶然发现的即兴科学探索活动也许比我精心准备的教学活动还来得有劲,还更有价值。打定主意后,我立刻接下去说:“你们都想知道吗?”“想!”“那好,徐老师现在就和你们一起去找答案。”

  回到教室,我和孩子们找来洗洁精、水、勺子、实验杯和吸管,由于吸管不够人手一根,我又找来其他吹泡泡用的小工具。一切准备妥当,我们的探索活动开始了。我指着洗洁精和水,对孩子们说:“刚才小朋友们问徐老师,水里有洗洁精,用吸管就能吹出泡泡吗?现在老师给每位小朋友准备了一个小杯子,你们试着往杯里加水和洗洁精,然后用工具吹一吹,看能不能吹出泡泡来。”这下教室可热闹了,孩子们在操作中的神情可认真了,严然就像一个个小小科学家。渐渐地,讨论的声音越来越多,终于,嘉熠小朋友忍不住叫了起来,声音里有着明显的挫折感:“老师,我怎么吹不出泡泡来呢?”蔡帆、子焱、宜哲也跟着叫了起来。我笑着走到他们旁边,先用手暗示他们先别急,再仔细想一想是怎么回事。过了一会儿,仲阳小朋友大声地叫了起来:“我吹出泡泡来了!”这一叫,其他吹不出泡泡的小朋友全都羡慕地看着他。“老师,你看,我能吹出泡泡来了。”我嘉赏地摸摸他的头,对孩子们说:“你们想知道仲阳为什么能吹出泡泡吗?”孩子们异口同声:“想!”“徐老师也想知道,现在我们就请仲阳小朋友当小老师,告诉我们。”仲阳站在我身旁,一边说一边用材料示范起来:“我先倒了一勺洗洁精,然后加一勺水,可是吹不出泡泡,我就再加一勺水,还是没吹出来,然后我就再加水,加一勺水就吹一次,加了八次才吹出泡泡。”我和孩子们听完后都是一副恍然大悟的表情。我对孩子们说:“你们都再试试,是不是用和仲阳小朋友的一样方法才能吹出泡泡?”孩子们以再次拿起实验材料钻研起来,过了好大一会儿,嘉熠大声地叫了起来:“老师,我也吹出泡泡来了。”接着,好几个小朋友也叫了起来。“那你们是怎么做到的?”“我也是先放一勺洗洁精,然后加水,一次加一勺,加到能吹也泡泡来,可是我加了九次水。”“不对,不对,我才加了八次。”子焱、陈淞、宜哲也不甘落后地说。“我也是加了八次水。”仲阳也跟着说。孩子们热烈地争论起来,嘉熠急起来了:“我就是加了九次,我能吹出泡泡来的。”看着嘉熠急得快哭出来,我示意孩子们静下来,轻声地对孩子们说:“大家都别争了,大多数小朋友用一勺洗洁精加了八勺水能吹出泡泡来,嘉熠小朋友用一勺洗洁精加了发勺水也能吹出泡泡来,这证明大家的实验都是成功的。但是,哪一种比例更好,老师也不清楚,小朋友们今天晚上回去,请爸爸、妈妈帮忙查资料,徐老师也去杳资料。谁先查到了明天就来告诉老师和小朋友们,好吗?”我这样一说,孩子们兴致又来了,都说晚上回去查。忘了争论的不愉快,我看着孩子们兴趣很浓,就决定让他们玩一回吹泡泡,我也加入吹泡泡的行列,和孩子们玩起来。可是吸管和圆形的小工具都在孩子们手上,我只好找来另外一种小工具代替。这小工具一拿出来,问题又来了:“徐老师,你的小工具怎么是三角形的?三角形的工具吹出来的泡泡也是圆形的吗?”我还没玩上吹泡泡呢,孩子又给我抛来了问题绣球。我心想:对啊,我们总用圆形的工具吹泡泡,泡泡是圆的,那其他形状的工具吹出来的泡泡又是什么形状的呢?我的好奇心也被挑起来了,我便找来一张大白纸,让孩子们猜想:三角形、正方形、五角星的工具吹出来的泡泡会是什么形状的?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说了起来,陈淞说:“三角形的工具吹出三角形的泡泡。”昊寰也说:“正方形工具吹出来的一定是正方形的泡泡。”茁菁说:“五角星工具吹出来的是五角星的泡泡。”我把孩子们的想法全记录在纸上,“好吧,那我们用这些不同形状的工具来试一试,看看用它们吹出来的泡泡到底是什么形状的。”孩子们领取不同形状的工具开始实验。没一会儿,惊叫声接连不断:“老师,我的正方形工具吹出来的泡泡是圆的。”昊寰说,“我的三角形工具吹出来的泡泡也是圆的”,陈淞也叫了起来。“我的也是……”通过游戏的形式,答案在孩子们亲身尝试探索活动中获得了,自然也就不需要我再去强化这个知识了。不经意间,时间慢慢地过去了,这一插曲也将告一段落,我注意到:孩子们在接下去的环节中似乎仍沉浸在先前的探索、发现、成功、喜悦中。

  当然,这个活动并没有到此结束,孩子们还有许多问题绣球抛来,例如,:“为什么不同形状的工具吹出来的泡泡是圆的?”“为什么不一样大?”等等,这些问题我也答不上来,需要老师和孩子们共同探索、查找资料,最终获得答案。

  通过这个在问题情景中生成的科学探索活动,我深深地感到:孩子们对周围事物的探索无时无刻地进行着。对于孩子们探索的火花,我们是否能发现,关键在于我们是否是个“有心”的人。教师大多是完美主义者,特别是作为新教师的我,由于工作经验、调控能力和应变能力的关系,我们往往希望在活动的整个实施过程都在自己的掌控中,不希望活动中出现自己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而孩子对周围事物探索的表现却是出乎寻常的,有时遇到可能与我们的常规活动发生矛盾。但孩子的兴趣具有突发性、独特性、情绪性的特点,它稍纵即逝,因此,要善于捕捉幼儿的兴趣。作为老师,我们应该有一个灵活的头脑,一双敏锐的眼睛,不能对孩子“违背”常规的举动只说:“不能这样,不能那样”,应该多问“为什么”。只有这样,才能及时发现孩子探索的火花,化被动为主动,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才能真正达到素质教育的要求。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